第一做爸爸妈妈的都能领会这种感受,对孩子发完脾气后,心里不好受。我想或许是耐心不够,应该多看一些有关教育孩子的书本,多听教育专家解说,给孩子一些正确指导。还有就是多跟孩子交流,尽可能做到少发脾气,不发脾气。
一直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如何解决
跟孩子细心交流:
不少父母在说完孩子之后,虽然把我们的情绪发泄出去了,但对孩子导致了非常大的心理伤害。当爸爸妈妈对孩子吼叫时,孩子会变得很弱小,有些孩子会哭,有些孩子会撇嘴不开心。
等到你回过味来,就算是加倍细心哄着孩子,孩子的心理创伤已经导致了。当你下次再有吼叫的意思,孩子就会担惊受怕。与其如此,还不如最初就跟孩子细心交流。
当孩子把某件东西弄坏之后,问问他到底是哪些原因,双方都知道后,自己也就没那样大的脾气了。毕竟老发脾气的女人,还可能变丑哦。
告诉孩子如何做:
当孩子犯错之后,已经到了没办法挽回,父母应该做的不是说他们打他们。既然是如此的结果了,就要让孩子彻底地了解错在哪儿了。第一你可以让孩子有一些独立考虑的时间,让他们自己找找错误的地方。
第二,孩子迷茫、惊惶失措的时候,爸爸妈妈可以提示他们,给孩子一个信息。最后孩子了解错在哪儿了,爸爸妈妈就告诉他们如何做。
如此一个思路,不仅能够抚平孩子的情绪,还可以让爸爸妈妈的心情平稳一些,不至于让自己发脾气。
给孩子改过的机会:
每一个爸爸妈妈都期望我们的孩子成材,但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成长的,日常难免会做错一些事情。假如孩子真做错了,有些父母就会觉得玉不琢不成器。
只有勤说着点孩子,将来才能成大器。但父母错了,一味地说孩子还大概起到反成效。而正确的方法则是,当孩子出现错误之后,父母要正确引导,让孩子走出误区,纠正错误的观念,这才是爸爸妈妈应该想的方法。
最后,期望各位父母对待孩子,还需要有耐心,就像当初期望自己成为何样的母亲,坚持做到,对自己对孩子的成长的道路都有好处。
爸爸妈妈常常吼孩子会对孩子导致什么伤害呢
1、容易导致孩子内向和自卑
爸爸妈妈常常吼孩子,会让孩子感觉到害怕和没安全感,将来做事就会小心翼翼,也不敢根据我们的意愿去做。长此以往,孩子就会变得胆小、内向和自卑。
2、容易培养“暴脾气”的孩子
孩子的性格特点发育尚未健全,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假如被爸爸妈妈常常吼骂,会跟爸爸妈妈对着干,变得脾气暴躁,不讲道理。
3、容易导致孩子没我们的想法和判断力
当爸爸妈妈常常用命令的语气与吼骂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的时候,孩子就会变得没我们的主见,只了解顺从。
4、容易让孩子变成“爸爸妈妈”的模样
孩子是爸爸妈妈的镜子,爸爸妈妈是孩子的榜样。爸爸妈妈常常吼骂孩子,孩子慢慢地也会变成“爸爸妈妈”的模样。
当你后悔对孩子发脾气时,下面这三种做法会让事情变得更糟
1、过分自责
当大家意识到自己不该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,后悔自责是难免的,有时都恨不能扇自己两巴掌,就像上面这个新闻里的母亲。可过分的自责会让大家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。
“我不是个好母亲”,“我真是个失败的爸爸妈妈”,当你被这类想法包围时,只能让自己更无法控制情绪,变得愈加崩溃。你激动的情绪不但没办法安抚孩子,还可能吓到孩子。
2、讨好孩子
过去的我就犯过这个错误。由于没控制好情绪对孩子发火后,我非常后悔。看着儿子被训哭后可怜兮兮的样子,我心疼地哄他说:“别哭了,母亲不应该发脾气,一会儿带你去买美味的。”
结果,下次我和儿子爆发冲突,我刚想缓和一下亲子关系,儿子居然对我说:“你答应给我买奥特曼玩具我就原谅你。”是否有不少爸爸妈妈和我一样,在后悔对孩子发脾气后,一直有种感觉亏欠孩子,想用各种物质补偿孩子的心理。
但如此的“讨好”孩子未必领情,时间长了孩子反而会把它当成和爸爸妈妈交换的筹码。
3、掩盖错误
昨天去哥哥家吃饭,嫂子由于小侄子放学贪玩没按时回家大发脾气,把孩子训得哇哇大哭。我上前劝解,嫂子意识到自己情绪失去控制也有点儿后悔,她一边安慰小侄子一边说“我不应该那样大声训你,可我也是为了你好。”
你身边是否也有不少如此的父母,虽然后悔对孩子发脾气,却总想用“我是为了孩子好”的借口掩饰错误。假如认识不到我们的问题,即便后悔,大家下次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,甚至陷入“明知不该对孩子发火,脾气上来却忍不住”的怪圈。